浅析中国古代马面裙形制的演变
《陌上桑》有云: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上衣下裳是中国古代服饰形制之一。下裳即裙之意。古人下身多穿裙,历史上的裙种类繁多,不胜枚举。而其中的马面裙是由古代胡服演变而来的一种下裳。它源于宋代,兴于明清,在民国初退出历史的舞台。
一、马面裙概述
马面一词由来已久,最早出现在《明宫史》中:曳撒,其制后襟不断,而两傍有摆,前襟两截,而下有马面褶,往两旁起。
马面裙,又可称为马面褶裙,黄能馥先生曾在《中国服饰通史》中给马面裙做了解释:两侧有折,裙门和裙背加纹饰,上有裙腰与系带。此后,包铭新先生对马面裙定义为:前后里外共有四个裙门,两两重合,外裙门有装饰,内裙门装饰较少或无装饰,马面裙侧面打裥,裙腰以绳或纽固结。
但马面裙中的马面二字与马无关,北宋沈括《梦溪笔谈》记载至今谓之‘赫连城’紧密如石⋯…其城不甚厚.但马面极长且密,子使人步之,马面皆长四丈,相去六七丈。以为马面密,则城不须太厚,人力亦难兼也。子。这便是马面这一称谓的来源——探出城墙的一个工型结构。现存最早的马面实物为陕西榆林神木县石峁遗址(如图1)
图1 陕西榆林神木县石峁遗址的马面
二、马面裙之鼻祖——宋代旋裙
1.宋代旋裙背景概述
中国古代马面裙裙门前后叠搭、交掩的样式或可溯源至宋代前后开胯的旋裙。
据《宋史》卷二百四十六《列传第五》记载:旋裙重叠,以多为胜。旋裙是宋代女子为方便骑驴而设计的一种功能性的开胯之裙。宋代江修复在《江邻几杂志》中写道:妇女不服宽袴与襜,制旋裙,必前后开胯,以便乘驴,其风闻于都下妓女,而士人家反慕效之,曾不知耻辱如此。
据司马光记载,旋裙因便于乘骑,宋初流行于京都青楼女子之中,后影响至士庶间。宋制旋裙延续唐朝骑马的传统,但又带着宋朝文化的创新意识,终成为明清马面裙的鼻祖。
2.宋代旋裙形制特征
孟晖在《开衩之裙》中写道:此类宋裙乃是由两片面积相等,彼此独立的裙裾合成,做裙时,两扇裙片被部分地叠合在一起,再缝连到裙腰上。 此裙形制在河北宣化下八里辽6号墓中的壁画《散乐图》(图2)中得到了证实,位于最前方的一位舞蹈者上穿交领缦衫,下穿旋裙。
图2 河北宣化下巴里出土的撩代壁画《散乐图》
实物如福建福州南宋黄昇墓出土的黄褐色牡丹花罗镶花边裙(图3),裙长83 厘米,腰头宽 11.7厘米,裙腰长 123 厘米,下摆宽133厘米。用四片料子分缝,每两片竖直缝接成块,然后按三片宽度上下相对错叠,居中的一块大于两侧,顶端合缝,下摆末缝,裙身两层可以自由离合。上部另加裙腰,两端缀系裙带。
图3 福建福州南宋黄昇墓出土的黄褐色牡丹花罗镶花边裙
三、马面裙之成型——明代
1.明代马面裙背景概述
宋代的旋裙经历洗礼后发展到明代,逐渐形成了马面裙,也迎来了成型的阶段。
在明代佚名画家创作的绢本设色画《明宪宗元育行乐图》中,有许多身穿马面裙的后妃们(图4)。据《嘉靖太康县志》载:弘治间,妇女衣衫,仅掩裙腰;富用罗、缎、纱、绢,织金彩通袖,裙用金彩膝袖,暑高寸余。正德间,衣衫渐大,裙褶渐多,衫惟用金彩补子,醫渐高。嘉请初,衣衫大至膝,裙短褶少记录了马面裙在弘治到嘉靖年间的流行。虽然上至一国之母下至黎民百姓皆穿马面裙,但不同阶级在质地、色彩和装饰上有着严格的区分。
图4 明宪宗元育行乐图
2.明代马面裙形制特征
明代朱之瑜《朱氏舜水谈绮》明代裳制中提到:予见明制裳有十二幅者,有六幅者,十二幅裳左右各一联,每联两端用全幅,中间四幅,各用半幅,两联通为十二幅,前后有马面且当两胁处各做辄子六幅,裳左右各一联,共用全幅前后有马面,当两胁一幅各有六个襞积前后相向。
也就是说,相较于宋代的旋裙,明代马面裙的两个部分交叠的马面结构可以自由离合。(如下图5)分前后2片,共用1个裙腰,2片裙身在中间有交叠,交叠的部位无褶,形成1个长方形的马面形状。
图5 左:南宋黄昇墓出土的黄褐色牡丹花罗镶花边裙
右:明代马面裙形制图
明代马面裙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在马面的两侧打活褶,褶大而疏,将矩形布料叠至成褶,缀于异色的裙腰上,裙摆宽大,极大地增加了裙身的活动空间。
此形制被成为合抱褶,即从中间马面分别相向以等距折出活褶,与腰头相接。其实物如明代宁靖王夫人吴氏墓出土的折枝团花缎马面裙(图6),长78厘米,裙由两片布交叠共腰而成,每片布由三幅半的织物拼缝而成,幅宽 60 厘米。
图6 明代宁靖王夫人吴氏墓出土的折枝团花缎马面裙
3.明代马面裙形制变化
中国古代女性服饰非常注重上衣下裙搭配的长短比例即宽窄尺度,明代不同时期女服衣长的变化直接影响下裙的式样特征:
弘治年间(1488—1505年)流行襦长至腰的短襦搭配裙长垂至足的长裙。即用上窄下宽的梯形褶马面裙搭配短上衣,裙体体量感强,如孔府旧藏明代葱绿地妆花纱蟒裙(图7)。
图7 孔府旧藏明代葱绿地妆花纱蟒裙
明代正德年间(1506—1521年)的女性上衣渐长渐大,再至嘉靖年间(1522—1566年)的女性衣袖宽4尺有余,衣摆距地却不足5寸,因此裙身仅露出3寸。上衣衣长逐渐增加时,下装体量大的梯形褶让位于上下等宽的平行褶。
至于崇祯时(1628—1644年),流行素色绢纱裁制、略饰压脚花边的朴实风貌女服;崇祯末年,细褶长裙日益流行,衣裙随穿者姿态摆动, 极具风韵。
四、马面裙之全盛——清代
马面裙到了清代迎来了全盛时期,成为了女性日常服装的标志性款式。清代马面裙在外形样式上继续传承明代,但明代马面裙用于增加活动空间的由矩形面料折叠而成的褶裥结构,在清代被三角形或梯形面料拼接的工艺结构所取代。
马面裙褶细密,甚至多至百褶,褶子之间还有镶边、腰部固定方式也各不相同,因而衍生出襕干式、百褶式、凤尾式等不同的形制类别。
1.清代襕干式马面裙
清代马面裙中独特的装饰方法之一,就是在两侧平整的裙幅上用深色绸缎裁制成细条分隔镶滚于其上,因其外观看起来就像襕干,故称襕干裙。
襕干裙在穿着后以马面为纵向的中轴线,裙身两侧的襕干形成左右对称的自然形态,体现出庄重、严谨、对称的穿着效果。实物如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藏清代酱紫缎地三蓝绣侧褶裙(图8),裙长97厘米,下摆宽 107 厘米,裙门采用三蓝平针绣、三蓝打籽绣及盘金绣工艺。
图8 清代酱紫缎地三蓝绣侧褶裙
2.清代百褶式(鱼鳞百褶式)马面裙
马面裙的褶裥更加细而密,两侧对称,排列整齐有序,褶裥细密度少则几十个,多者成百或多可达一百六十个,俗称百褶裙。
随着人的行动裙幅发生张合变化,形成富有动感的流动视觉效果,细腻均匀,颇具美感,裥部形似鱼鳞鳞甲,又称鱼鳞百褶裙。晚清《清代北京价枝词·时样裙》称:皮棉单夹费纷纭,而今无论何时节,都着鱼鳞百褶裙。
为了使这些褶裥能够保持形态不易散乱,往往在走形中以一定的方式用同色线以绗缝把褶裥交错串联钉合,纵向褶隔2厘米左右固定缝合,横向活褶缝合点上下交错,如此类推,整个褶面呈有弹力的活褶皱。实物如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藏清代藕荷暗花绸地平金绣花卉纹百褶鱼鳞裙(图 9),裙长87厘米,下摆宽 60 厘水,前裙门处饰以平金绣花卉,镶嵌有机织蝴蝶花边,两侧打褶,褶痕细密,裙褶加饰飘带。
图9 清代藕荷暗花绸地平金绣花卉纹百褶鱼鳞裙
鱼鳞百褶裙的褶裙与腰部相接的位置,内里用大针码来固定裙褶,在缝线出形成十字交叉的外形,增加鱼鳞褶的褶裥牢度,如此固定方式并不影响穿着效果,其实物如民族博物馆藏粉色提花绸饰粤绣挖云镶边鱼鳞褶马面裙(图10)。
图10 粉色提花绸饰粤绣挖云镶边鱼鳞褶马面裙
3.清代凤尾式马面裙
裙中间马面两侧施以褶裥称为襕干式或百褶式,但如果在裙幅和前后马面裙门出裁改成凤尾条,则称为凤尾式。
凤尾式马面裙是马面裙中最为特殊的一种,其两侧裙幅和前、后马面都不再是连续的面料,而是由细长的布条取而代之(图11)。
据李斗《扬州画舫录》记载:明末清初的妇女裙式,曾一度以缎裁剪作条,每条绣花两畔,镶以金线,碎逗成裙,谓之凤尾。这充分展现出出凤尾式马面裙在形制上的特殊性:用数十条末端裁成尖角的彩色布条,并排固定于裙子的腰头处。
图11 清末黑色绸绣花卉纹马面凤尾裙
也正是因为布条间间隙较大,已不足以蔽体,故不单独穿着,通常围系在马面裙之外作为装饰。马面裙从最初宋代便于骑马的改良式开胯之裙转变为了一种装饰品。
五、马面裙之没落——民国
民国时期的马面裙,裙摆变小、裙幅减少、裙长变短,腰身提高,装饰也逐渐缩减,裙门和裙边的花边较清代也变得细窄。
尤其在五四运动以后,随着新兴的思想的影响和中西方文化的交流融合,中国女裙与西方女裙的差别越来越小,传统女裙的元素渐渐消失。裙腰慢慢变窄甚至消失,也没有了严格的形制,当时社会的审美意向使得裙装变得更为现代化,也更为简洁。传统繁缛、华丽的下裳实在不再适应当时社会的潮流。20世纪30年代,马面裙终因繁琐的形制和装饰渐渐退出历史舞台。
编辑:蒋婉仪
不妨点个在看吧~
想了解古代妆容文化
点击下方链接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