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面裙是最简单适用的传统服饰之一,古人的设计传承你我
2024年央视春晚再次将传统服饰文化推到时尚前沿。《年锦》节目里关晓彤身穿明制马面裙,袅袅婷婷,温婉大方。
马面裙究竟为何这么火,它是哪个朝代的,马面两字又是什么意思呢?经过习得文化传统服饰老师对马面裙的研习整理,分享给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马面裙这三个字其实是在清代才出现。
清代《石窟一征》中记载:妇人所着裙,围桶而多褶,如古时裳制,谓之马面裙。这是马面裙第一次正式出现并记录在史料中。
而马面两字,最早其实和衣裳无关。马面的出现主要是冷兵器时代军事需要在城墙建制上的反映。简单说就是古时城墙用来抵御外军攻占的一个建筑结构,参考下图便于理解。
现在的西安城墙,依然可见马面结构。由于正面看象马的脸部,因此被称为马面,实为城墙马面。
知道了马面裙名字的由来,再看下为什么它会这么火,不同年龄段的女性都爱穿马面裙。
城墙马面的结构是梯形,上窄下宽。从视角的角度,看上去更显高大立体,也就是说马面裙的外形就像一个上窄下宽的梯形,这样的结构决定了穿着效果会显得人修长高大。传统马面裙都比较长,裙底落在脚踝处,干净利落的款式,显得人无比干练。
胸部以下都是大长腿。这样的身材比例谁能不爱?下图是只有马面工作室定制的马面裙,布料是织金暗花,有底襕。上衣搭配简单的衬衣,通勤又时尚。
中国古代服装史的研究学者黄能馥先生在《中国服饰通史》一书中对马面裙下了定义,即前后有平幅裙门,后腰有平幅裙背,两侧有褶,裙门和裙背加纹饰,上有裙腰与系带。马面裙设计图如下。
马面裙侧面打褶,古时裙腰多用白色布,取白头偕老之意。如下图清朝马面裙,就是白色腰头,两侧各打5个褶裥。
马面裙裙面上有吉祥寓意的纹样,纹样经过压褶,伴随着走路轻轻摇摆打散又重合,显得灵动曼妙,熠熠生辉。
马面裙裙面一般有膝襕和底襕之分,也可以只有底襕没有膝襕,纹样位置不同,穿着效果也不尽相同,各有千秋。
马面裙有两个裙门,前后各一个裙门。马面裙铺开是一片式,穿着时是围合式穿着,在腰间用带子系上,非常方便。
冬天爱美的女性,可以在马面裙里套上较厚的保暖衣裤,美观又有温度,这也是人们喜爱马面裙的原因之一,实用性高。不像其他传统服饰,不太适合日常穿搭。
马面裙设计类似A字裙,突显身材修长,上衣可以百搭。一件简单的T恤或者高领毛衣,简单大方。
外面搭配一件长款风衣是很多女生的最爱,底襕纹样在风衣下摇曳多姿,风情万种,一眼万年的感觉有没有。进入室内脱掉风衣,依然是最靓丽的风景。
马面裙的前身是什么?
有说是宋朝的旋裙,有说元朝的曳撒。我认为传统服饰本身就是一直被继承和创新发展的,而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加的生活需求才是服饰发展变革的基础。
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中原文化和游牧民族文化就此相容,为了骑乘方便,缺跨袍和曳撒的下裳都已经不再是闭合的设计,而是从下裳底边向上裁剪开,这样上下牛马才更便捷。下图是宋朝旋裙出土实物图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即删)。
曳撒(《明宪宗元宵行乐图》局部)
了解了这么多关于马面裙的知识,原来马面裙的形制在明朝已经逐渐成熟,但被称为马面裙,却是清朝的事了。而在宋明时期,男女皆可穿这样的款式,只有在清朝才逐渐演变成女性的下裳款式。
经过现代传统服饰设计师的改良,为了便于行走又不至于被长裙绊脚跌倒,马面裙已经朝短裙开始改良设计了。虽然不是传统的复原款,可改良的短款马面裙也很受欢迎呢。
我们认为马面裙摇曳多姿,修长又灵动,可它的设计却来源于战备。是不是很跨界?这就是古人的智慧,也是文化的魅力,世间万物原本都是相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