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消息 > 干货超全资料请收好!汉服马面裙:诞生于宋末元初,无关辽金契丹

干货超全资料请收好!汉服马面裙:诞生于宋末元初,无关辽金契丹

admin2024-11-14最新消息7

来源:服装微学堂

图片引自《大唐女儿行》

这条裙子是套穿的,根据《褐绿地全枝梅金锦绵襜裙的研究与仿制》:

这条裙子,无论怎么看,都看不出来跟旋裙、马面裙有关系。

另外还有一些辽代的裙子实物,可以看出,与旋裙并无太大关系。

内蒙古科尔沁右翼中旗钦塔拉墓出土的辽代团花纹绫绵裙

内蒙古科尔沁右翼中旗钦塔拉墓出土的辽代团花纹罗裙

图片来源见水印

这些套穿式的背带裙,跟旋裙、马面裙有什么关系啊?

图片来源见水印

图片来源见水印

还有人用辽代壁画来说马面裙起源于辽代、契丹。

第一:辽代壁画上的衣服是袍衫,不是裙子。根本就连裙子都不是,怎么可能出现马面裙?

第二:如果说凡是正面光面、两侧打褶就是马面裙的起源,那么我是不是还可以说来源于古埃及啊?

第三:我们说的马面裙有三个关键点即围合式、马面褶、旋裙结构,辽代壁画这个既不围合也不旋裙,这个关系也拉得太牵强了。

第四:如果非要强行说马面褶元素来源于辽代契丹,那么为什么不提唐代的半臂和长袖?

图片来源扬眉剑舞《回到唐朝需要准备几件衣服?()

所以,说马面裙来源于辽金契丹等观点,是根本站不住脚的。

总之,马面裙的雏形来自宋代的旋裙,而旋裙有可能吸取了缺胯袍衫中前后开衩的元素,注意,这里说的是元素。旋裙吸取了这种元素,也不是生搬硬套,直接在前后开衩,而是化为己用,创造性地发明了两片式围合款式。旋裙以及后来的马面裙,从结构上,与辽金契丹等胡服是两条发展线索,

马面裙来源是中国传统裙子样式,并不起源于胡服。

3

马面裙实物见于宋末元初墓葬,陪葬品不一定是新朝新款。

目前所见完全具备马面裙形制结构特征的实物,见于宋末元初的华容墓。因为该墓葬下葬时期是在元代,所以就有人得出结论,马面裙或者马面褶裙是元代发明的,甚至引申为辽金元胡服。但这里面有两个问题:

1、 汉服形制朝代论的说法,往往以改朝换代来论断一个款式的存在与否、归属时代,忽略了服饰事物本身的连续性。

2、宋末元初的墓地,埋葬不一定是新朝新款。墓主人不一定要陪葬旧衣服,但是旧款式与旧衣服是两个概念。

宋末元初华容墓中的裙子,具备了马面裙的全部结构特征,也包含了三个最关键的特征:围合式、马面褶、旋裙结构。

图片来源见水印

图片来源湖南省博物馆

4

马面褶裙的褶与元的横褶无关联;马面一词出现于明朝

有人总是说马面裙的褶裥来源于胡服,可是裙子上的褶裥并不是什么稀罕物,一直以来都有,在周代文献中称之为辟积。比如唐代的白花缬绿绢裙(俑衣):

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187号墓出土

比如南宋福建福州黄昇墓出土的褐色罗印花褶裥裙:

所以说马面褶裙的褶裥并不需要从胡服那里去引进。

蒙元时期典型代表为腰线袄,长这个样子:

图片引自网络,感谢网友南毅提供

最为突出的特征是腰部横向的褶裥线条,以及下方密密麻麻的小细褶。如果马面褶裙真的来源于腰线袄,那么要体现出标志性的横向褶裥来,或者要把这种一圈密密麻麻的风格学过去。

汉服体系是开放的,善于学习的,如果借鉴和吸收了他人的元素,也大大方方承认。问题是,不能说,反正大家腰部上都有褶子,所以你马面裙就是来源于辽金元……

宋末一直到元末,具备全部结构特征的马面裙已经出现,已经成型。到了明代,这种结构特征的马面裙继续发展,不仅是类型更加精细、完整,面料和做工也更加精美、丰富。可以说,明代是马面裙定型时期。

明代出现了马面褶这个词汇,见于刘若愚《酌中志》:其制后襟不断,而两傍有摆,前襟两截,而下有马面褶,往两旁起。这个是指袍服的腰部处理,是一种细节的形容,还没有上升到裙子款式的命名。

至少在明末,明确地用马面一词来描述裙子(裳)的光面部分。

图片引自《朱氏舜水谈绮》

马面一词在古代除了笔记小说里的牛头马面外,更多是指城墙凸出部分,《梦溪笔谈》记载:其城不甚厚,但马面极长且密。总的来说,马面是对特定外形的一种形容词,因为马面裙在外观上有相似之处,于是借用过来。

明代出土以及传世的马面裙相对较多,列举如下:

明 丝 长84厘米 腰长122厘米

1980年明嘉靖徐蕃夫妇墓出土。腰用双层白棉布做成,两端缝布带系结,带长50厘米。裙身左右各打6道褶,正中开衩,用朵梅纹花缎制成。

除了女装外,男装也采用马面裙这种结构,细节不同,但是整体较为接近,比如明代的旋子、孔府所藏朝服的下裳等。

刘若愚《酌中志》:世人所穿旋子,如女裙之制者,神庙亦间尚之,曰‘衬褶袍’。《金瓶梅》第十二回:见他身底下穿着玉色绢旋儿。

旋子较短,其形制如下:

图片引自《我在明朝穿什么》

孔府旧藏朝服中的赤罗裳。

图片来源于《衣冠大成》

图片来源于网络

5

马面裙的褶裥在清代被异化为梯形裁片,以裁代褶逐步取代以裁出形的样式,逐渐边缘化。

由于清代汉服体系已经消亡,作为单一元素的马面裙,发展轨迹也不可避免越走越窄,以致于无法抗衡近代西方服饰文化的入侵,陷入边缘化状态。清代马面裙是汉服体系崩解之后的残留痕迹之一,它的异化发展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通过对比晚清的马面裙平面可以发现,清马面裙两侧的褶裥被直接剪裁掉,矩形裁片简化成了梯形裁片,侧重线条分割而不是像明马面裙那样在腰上打褶,由于没有了马面褶这一关键工艺,这种裙式与马面裙的关系不再,所以也就有了另外一个称谓阑干裙。而戴安娜王妃曾穿着的刺绣马面裙应为民国早期采用镶边分割的款式,实际上没有明风马面裙的打褶设计。(部分引用洛梅笙观点)

图片引自微博博主洛梅笙

图片引自祁姿妤《史更几兴废,物华常流传——马面裙的始末、解构与重组》

前面一再反复说,马面裙的三个最基本的结构特征:围合式、马面褶和旋裙结构。从汉裁的角度来看,阑干裙的剪裁方式已经开始脱离甚至违背原有的汉服体系。

比如褶裥的制作,华夏讲究以折代剪,讲究自然,不会刻意地剪掉褶裥多余部分,并不是西式省道的做法。而且最关键的是,马面褶裙自然要褶裥,是布幅打褶打出来的褶裥,而不是像阑干裙这样,裁好裙片后,拼接出来的梯形效果。

比如华夏衣冠--汉服体系讲究的是二次成型,梯形的廓形,在很大程度上是靠穿着穿出来的(甚至还要在穿着时靠加马尾来制造蓬蓬的效果)。并不是在制作时就做成了一个固定的造型。

更不用说在装饰风格上,同等用力的竖向和横向线条纵横交错,将整体分割成零碎的区域,这与传统的华夏装饰风格(强调整体性、协调性)相悖。

鱼鳞裙也是同样道理。明代马面裙只在裙身与裙腰相接处将褶份缝合,裙身其余部分褶裥熨烫定型即可。清代的鱼鳞裙除了与裙腰处将褶份缝合外,每个褶子与相邻褶子还要缝合,使褶子与褶子之间呈菱形网格状,形成类似鱼鳞的造型。

明和清马面裙的区别,不在于褶裥的深浅,而在于:明代是以裁出形,褶裥就是真的捏出褶子,马面裙是裁法的自然反映;到清代,这发展路子就很接近汉元素,裁法为形服务,模拟外形为主,缺少剪裁原理的支撑,只能在装饰上下功夫。

至于清代出现的凤尾裙,根据学者考证,来源于萨满。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马面裙单一的款式失去体系的支撑,民国时期进一步衰落,江南作裙还有痕迹,以民俗的形式存在。

图片来源见水印

除此之外,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也有类似的裙装,可以看作是马面裙的残余影响。

图片引自黔西南州文化馆,感谢网友善果心花提供。

结束语

迪奥文化挪用事件后对中国 围合式裙装的无力感。

今天服饰史研究存在很多问题。研究中国服饰史的学者曾经写道:

图片来自包铭新、高冰清《论晚清围系之裙到套穿之裙的演变》

从字句中可以感受到围合式裙装被套穿式裙装取代是进步、是自然发展、是融入了世界主流。

2022年的今天,当迪奥文化挪用事件发生之时,再来看学者们欢欣鼓舞融入世界主流的言论,有种哭笑不得的深深无力感。

世界主流在明目张胆地把围合式裙装说成是自己的标志性廓形,我们该如何保卫我们祖先留下来的历史文化遗产?

不少网络舆论开始宣传,马面裙起源于胡服(契丹、蒙元、辽金……),反正不是汉人发明的,理由是开衩是为了骑马骑驴、打褶来源于辽金缺胯袍、来源于腰线袄。且不说这些言论是多么地旁门左道和预设立场,至少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点我们需要强调:

华夏衣冠--汉服体系是一个庞大的、开放的、有自我发展逻辑的服饰文化体系,它首先是一个体系,具有吸收、消化、创造和改造的能力,具有自我发展、向前发展的能力,该体系几千年来秉持的信念是:

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问题就很简单了,旋裙吸收了当时胡服前后开衩的服饰元素,汉人并不是机械地在裙子前后直接开衩,而是创造性地在原先的一片式围合式裙装上发明出两片式交叠拼接的围合式裙装。

另外裙片拼接加打褶并不是第一次结合在一起。马面裙的两侧竖褶与当时的腰线袄、曳撒、贴里都不同,有着明显的自我意识。

如果旋裙真的是胡服,那么它应该是套穿式才对;如果马面裙真的是胡服,那么它应该是套穿式加横向褶才对。

汉服体系中的马面裙,每一次的改变,都是在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思想指导下进行,并不是直接改为了套穿式,丢失了自我的核心特征;或者生搬硬套别人的元素,不动脑筋地囫囵吞枣。

这张图是汉服体系中马面裙的三个发展阶段,非常简明扼要。从这张图可以看出,马面裙一脉传承、层层递进。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汉唐的多幅拼接的幅裙,雏形出现于宋代的旋裙,诞生宋末元初,明代完善定型,这一条发展线索有着共同的形制特征,演变脉络极为清晰。

第一:均为整体平面剪裁的围合式裙装,用料规整,多为正裁或正裁斜线分割;

第二:纱向均为竖向,褶裥与纱向一致;

第三:共裙头,且用系带固定。

第二阶段的两片式可以看作是第一阶段两条一片式裙子部分重叠缝合,第三阶段的马面褶裙可以看作是第二阶段两片式加褶裥。发展演变的脉络和逻辑是非常顺畅的,与各类胡服裙子相比,区别也是非常明显的。

关于马面裙的历史演变,应该是:基于现有资料,汉服体系中的主流裙装样式,本源来自先秦时期多幅拼接的一片式围合裙,雏形源自宋代旋裙即两片式围合裙,诞生于宋末元初两片式褶裥围合裙,定型于明代。满清时期,在汉服体系崩溃之后,以阑干裙、鱼鳞裙、月华裙等形式遗存残留,剪裁逐渐偏离和丧失汉服原有的形制结构特征。民国时期,单一款式无法抵抗西式服饰文化的强势入侵,逐步改为套穿式后,该款式边缘化,以个别元素形式遗存残留。

今天我们应该重新回归华夏衣冠--汉服体系的主流发展脉络,把握汉裁制作方式,继承和发扬以马面裙为代表的民族文化。

往期回顾

BREAK AWAY

流行色 | 今年秋冬女装最具强烈视觉冲击力的色彩,你知道吗?

大胆演绎性感又凶猛的法国女人,却遭评论家质疑品牌风格!Nina Ricci 2024秋冬系列

中国国际时装周上看起来有衣张力的服装长什么模样?

经常有小伙伴在后台说

为什么最近收不到我们的推文了

那是因为微信改了推送机制

如果不星标很难看到我

所以一定要记得星标

一旦错过,我们就失联了

你知道,我不想错过你

希望你也不会错过我

▾  穿针引线学院  ▾

包含400+设计、绘画、制版、企划等在线课程

300+位合作老师,助力服装行业在线教育提升

▾  服装设计大赛  ▾

权威赛事宣传平台,700+场次赛事发布

▾  云趋势  ▾

实时更新全球流行趋势动态

▾  探索更多  ▾

- CONTACT US -

商务合作 | 媒体联系 | 新闻投稿

📫:yuqi@eeff.net

采编/审稿 | MEIMEI

图片 | 来源于网络,不作任何商业用途

如涉及肖像权或者LOGO使用权,请与我方即时联系

视频号:穿针引线服装设计   欢迎关注

喜欢就点个在看再走吧

相关文章

一年卖了70亿,曹县汉服、马面裙销售火爆供不应求

1月18日,在2024春节山东乡村文化旅游节菏泽启动仪式现场,身着汉服、马面裙的志愿者们成为现场最靓丽的风景线。2023年,曹县汉服火出圈,带动就业人数达10多万人,销售额达到70亿元。随着春节临近,...

马面裙火爆全网后,穿马面裙的这几位名人,您觉得谁最好看?

精品长文创作季 为了您更好的阅读互动体验,为了您及时看到更多内容,点个关注我们每天为您更新精彩故事、分享不一样的故事瞬间 文|檬檬柯基说 编辑|檬檬柯基说...

腰粗和没腰的不要挑战马面裙,容易显得膀大腰圆

我来唠家常 2月28日,舒畅在韩国民俗村穿着一身红色马面裙上了热搜!虽然有些网友喊着:姐姐太美了!但是我还是想说,脸是美的,但是搭配不合适,显得腰粗。 关...

马面裙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称之为马面?穿戴马面裙有什么讲究?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现如今一种中式服装再次进入到大众的视野,甚至一度成为女性朋友追捧的服饰之...

舒畅又把“马面裙”带火了,红色针织衫+马面裙,高级又洋气

马面裙是我们中国汉服服饰,这两年开始受到很多年轻人的追捧,它不仅仅是传统的服饰,还是现在潮流的标志。现在越来越多人开始喜欢上马面裙,除了它的精致外,也是想让更多的外国人认识马面裙,也要让他们...

真实再现马面裙之美,国内首部马面裙学术专著在沪面世

中新网上海5月17日电 (记者 许婧)由东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最美服饰丛书——五色华彩马面裙》17日在沪发布。该书运用文献、图像和实物,从马面裙的名称溯源到形制流变,全面探索这一经典服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