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消息 > 马面裙的由来和历史

马面裙的由来和历史

admin2024-11-14最新消息78

说起穿着方便的汉服,日常最容出门穿搭的,第一个能想到的便是马面裙了,现在带你走近马面裙。了解它的历史与文化

马面裙的结构

明制马面裙一般用7幅布幅,每3幅半拼成一片裙幅,两片裙幅围合成裙子;裙子的前后叠合的4个裙门保持平整,两侧打活褶,褶子大而疏,用异色的裙腰固定,裙腰两端缝缀系带;裙摆宽大,摆幅上用织或绣的形式缀饰底翩,或膝斓。裙襕的纹饰往往采用寓意丰富的吉祥图案,官宦之家的女性则用更加讲究的龙纹、云蟒纹等。马面和裙襕的组合,成为马面裙变化丰富、摇曳多姿的形制基础,

当然,马面裙随着朝代的更替以及人们生活环境和审美的影响,裙子的型式、色彩以及纹样都愈加丰富,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人们的审美趋势和创新意识的变化。

马面裙形制

到了清末,各种新文化的出现,同时马面裙的制作技艺趋于顶峰,诞生了另外两种变化的样式,即凤尾侧裥式和凤尾襕干式,其实是将凤尾裙的装饰与侧裥式或者襕干式融合在一起的变化款式。具体做法是用凤尾装饰条代替深色缎条缝钉到裙幅上,缝钉的位置与原来侧祠式裙幅上褶位线一致或者是与深 色缎条襕干的位置基本相同,数量也基本相当,如此固定的裙式则是兼备了侧裥式/襕干式马面裙和凤尾式马面裙的基本要素,从形制上说是马面裙的新样式。

1.百褶式

将马面裙两侧的裙幅打褶后所形成的样式称为侧裥式,这是明清马面裙共同的特点。

清代马面裙的褶裥更加细而密,故而得名百褶裙,其褶裥对称分布在两侧裙胁,单侧以对褶向裙胁中心线对称倒伏。褶裥排列整齐有序,其大小因地域差异各有讲究,细密程度也不尽相同,最多的可达上百个。

清代|红色皮球花纹绸马面裙

中国丝绸博物馆藏

清代文人李渔在《闲情偶寄》中写道:近日吴门所尚百褶裙,可谓尽美,予谓此裙宜配盛服,又不宜于家常,惜物力也。就说明了百褶裙当时普遍流行的情况。

为了使这些褶裥能够保持形态,往往用同色线以一定的间隔把褶裥交错钉合,随着人的行动裙幅发生张合变化,形成富有动感的流动视觉效果。因形似鳞甲,称为鱼鳞百褶裙

清末民初|红色提花绸饰万字盘长纹盘带绣边鱼鳞褶马面裙

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藏

清代李静山在《增补都门杂咏》中有诗云:凤尾如何久不闻?皮绵单拾费纷纭。而今无论何时节,都着鱼鳞百褶裙。可见,鱼鳞百褶裙是在华丽的凤尾裙流行过后开始流行的。

2.襕干式

清晚期流行一种独特的装饰方法,即用深色绸缎裁制成细条分隔镶滚在平整的两个裙幅上,因整条马面裙的裙幅被这些细缎分割成了有序排列的几个部分,马面裙从整体外观看起来宛如阑干,因此具备如此款式形制的马面裙被称为襕干式马面裙

清代|汉族绿缎杂宝花卉刺绣襕干裙

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藏

襕干裙裙身两侧的襕干以马面为纵向中轴线形成左右对称的自然形态,展现出庄重、严谨、对称的视觉审美和穿着效果。有一部分学者按照襕干之间的距离相等与否,将襕干裙分成等距型襕干式马面裙非等距型襕干式马面裙两种类型。

清代|砖红色提花绸饰三蓝打籽绣瓜瓞纹襕干裙

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藏

清末民初|白色缎绣仕女花卉纹襕干裙

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藏

等距型

非等距型

也有学者按照马面两侧有无褶裥为分类标准将襕干式马面裙分为打褶襕干裙无褶襕干裙

清末民初|红呢三蓝打籽绣花卉纹襕干裙

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藏

蓝缎饰堆绫绣平生富贵纹襕干裙

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藏

打褶

无褶

3.凤尾式

据清代李斗的《扬州画舫录:卷九》记载,明末清初的妇女裙式,曾一度以缎裁剪作条,每条绣花,两畔镶以金线,碎逗成裙,谓之凤尾。

凤尾裙从广义的范畴讲,是马面裙的变异,是一种作成条状女裙。现代研究中国古代服装史的学者根据凤尾裙凤尾的样式将其分为绣条式凤尾裙、连缀式凤尾裙和并条式凤尾裙。

绣条式凤尾裙以其马面部分的设计有无可分为有马面的绣条式凤尾裙无马面的绣条式凤尾裙

有马面的绣条式凤尾裙通常只有两片马面,且马面宽度需大于绣条宽度,穿着时位于人体前后位置。

有马面的绣条式凤尾裙

无马面的绣条式凤尾裙即没有马面部分,整条裙子均由较为规整的缎带组成,每条缎带近乎一致,整体呈上细下粗的梯形,缎带下端形态呈宝剑形,绣条式凤尾裙装饰纹样繁多复杂,形态多变

无马面的绣条式凤尾裙

晚清-民国|月白云幅暗花绸绣福寿花卉裙带

中国丝绸博物馆藏

连缀式凤尾裙的裙带底部由多个形态各异的绣花裁片连接而成,有的以线串珠相互连接。并条式凤尾裙连接腰头的裙带由中部增添分支,使裙的下半部分看起来更丰富。

连缀式凤尾裙

并条式凤尾裙

由于凤尾裙不能单独穿着,需与裙子搭配,因此在凤尾裙带之后,又出现了凤尾裙与马面裙结合的款式,其具体形制是在马面裙的裙身部位订缝凤尾裙带。一种是部分订缝在裙身上,一种是全部订缝在裙身上。此时的凤尾裙逐渐与马面裙融合,出现了一种新的款式,即凤尾马面裙。

部分订缝的凤尾马面裙

清代|彩绣花蝶凤尾裙

中国丝绸博物馆藏

部分订缝的裙在走动时仍然有飘带飘动的效果。全部订缝之裙在清后期逐渐简化,有的女裙只保留飘带底端的尖角部分,上端则简化成笔直的缎条,飘动的效果消失,类似于仅用缎条装饰的阑干裙。

全部订缝的凤尾马面裙

图片来源于网络

(简化后的凤尾形态)

晚清|镶蓝色缎边彩条凤尾式马面裙

北京艺术博物馆藏

4.月华裙

清代在扬州、苏州等地流行一种名为月华裙的女裙。清代文人李渔在《闲情偶寄》中提到吴门新式:月华裙者,一裥之中,五色俱备,犹皎洁月之现华光也。李渔还认为月华裙人工物料,十倍常裙,暴殄天物,不待言矣,而又不甚美观。盖下体之服宜淡不宜浓,宜纯不宜杂。

明末清初叶梦珠也在《阅世编》中提到一种女性裙子的款式有十幅者,腰间各褶用一色,色皆淡雅,前后正幅,轻描细绘,风动色如月华,飘扬绚烂,因以为名。然守礼之家,亦不甚效之。

清代|月华裙

中国丝绸博物馆藏

该裙两侧褶裥处用绿色、银灰、紫色、橙色、白色、蓝色、玫红、黄色、浅粉色和水红色共十种颜色的绸料拼成,五彩斑斓,风吹动色如皎月晕耀光华。这大概就是《阅世编》里十幅各用一色的月华裙吧。

叶李二人认为月华裙是多褶裥和多色拼接而成的。守礼之家嫌弃其色彩浓杂、废料耗功,可见月华裙在日常女性穿着中扮演着华丽奢侈的角色。月华裙是按颜色特点命名的,它的结构在文献中并没有详细的记述。

百褶、鱼鳞褶、凤尾、襕干、月华色彩这些设计元素的涌现和它们之间的自由组合,使马面裙成为中国古代裙子历史上灿烂夺目的一页,熠熠生辉。

马面裙的流行,也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启示。我们开始更加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更加重视本土文化的创新与融合。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我们开始用更加开放的心态去接纳和欣赏不同的文化元素,也更加坚定地走着属于自己的时尚道路。

相关文章

一年卖了70亿,曹县汉服、马面裙销售火爆供不应求

一年卖了70亿,曹县汉服、马面裙销售火爆供不应求

1月18日,在2024春节山东乡村文化旅游节菏泽启动仪式现场,身着汉服、马面裙的志愿者们成为现场最靓丽的风景线。2023年,曹县汉服火出圈,带动就业人数达10多万人,销售额达到70亿元。随着春节临近,...

舒畅在韩国穿红色马面裙,了不起的中国文化,看看明星们穿马面裙谁最好看?

舒畅在韩国穿红色马面裙,了不起的中国文化,看看明星们穿马面裙谁最好看?

近日,一张舒畅在国外街头身穿红色马面裙的照片刷爆了热搜榜,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位曾经陪伴我们成长的冻龄女神,用一身我们红,游走在异国街头,美得让人移不开眼。 马面裙...

杨幂身穿马面裙,展现新中式服饰的魅力,让人惊叹!

杨幂身穿马面裙,展现新中式服饰的魅力,让人惊叹!

杨幂一直以来都是时尚的代名词,她的穿搭总能引起众多粉丝的效仿。这次杨幂穿上了马面裙,更是让我们看到了新中式服饰的魅力。马面裙作为中国古代的传统服饰,近年来越来越受到时尚界的关注。 杨...

新晋“战袍”马面裙,怎么接住这泼天的富贵?

新晋“战袍”马面裙,怎么接住这泼天的富贵?

这个新春假期,独具中国特色的马面裙卖爆了! 多个电商平台的大数据显示,自今年1月以来,不少热销马面裙单品的销售额超过了百万元,而且不少厂家还欠着几万件没发货!可以说马面裙带...

小伙穿女装“马面裙”逛街,是非主流还是博流量,你支持吗?

小伙穿女装“马面裙”逛街,是非主流还是博流量,你支持吗?

汉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服饰,近年来逐渐流行起了汉服热街上各种汉服社随处可见,穿汉服的人也越来越多,特别是在旅游的季节,穿汉服的人更是随处可见。 马面裙起于宋辽,鼎盛于明清,在...

本以为普通汉服够美了,直到看见“流光马面裙”,才懂什么是精致

本以为普通汉服够美了,直到看见“流光马面裙”,才懂什么是精致

哈喽,大家好,我是可可, 很高兴又和大家见面啦! 汉服,不仅仅是一种潮流,更是一种文化传承! 接下来,让我们开始汉服之旅吧! 图源:明镜华服 (图片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