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消息 > 揭开“马面裙”的神秘面纱

揭开“马面裙”的神秘面纱

admin2024-11-14最新消息6

288 288
336 336

明|白色暗花纱绣花鸟纹裙

山东博物馆藏

清代方志学家黄钊在其编修的《石窟一征》中记载:妇人所着裙,围桶而多褶,如古时裳制,谓之马面裙。这是马面裙一词首次现身于史料记载。

中国古代服装史的研究学者黄能馥先生在《中国服饰通史》书中对马面裙下了定义,即前后有平幅裙门,后腰有平幅裙背,两侧有褶,裙门和裙背加纹饰,上有裙腰与系带。

包铭新先生也曾在《近代中国女装实录》中对马面裙下定义:清代之裙,马面裙是其典型,所谓马面是指裙前后两个长方形的外裙门,马面裙侧面打褶,裙腰多用白色布,取白头偕老之意,以绳或纽固结。

现如今,汉服兴盛,马面裙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追捧。那么,经久不衰的马面裙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又是怎样一种结构呢?它历经时间的淘洗,出现了哪些形制呢?关于这些,小编将与你一起揭开马面裙的神秘面纱。

马面裙的发展历程

马面一词最早出现于明代刘若愚的《酌中志》,用于明代流行服饰曳撒。马面裙始源于明代,发展于清朝,延续于民国。

据学者研究,辽代缺胯袍与南宋出土的旋裙都有前后开叉的特点,马面裙的结构雏形很有可能来源于此。

辽代的缺胯袍开衩后左右各有两片梯形小片,顶端缝住,以使开衩后仍能起到遮掩作用。《获鹿图》描绘了开衩袍在马背上的使用情景。

辽|传耶律倍《获鹿图》

图片来源于网络

旋裙在宋代是为方便社会底层女性骑驴而设计的功能性裙装,后来也在上流社会中蔓延开来。黄昇墓出土的旋裙多达十七条,是陪葬裙的主力。显然,在宋代的上层社会妇女那里,旋裙出现不久,就成为了女性日常服装的主流。

黄昇墓出土的南宋牡丹花纹罗旋裙实物

图片来源于网络

旋裙的基本形制与马面裙是一致的,只是裙片重叠部分更宽,并且没有后者前后裙门、两边对称折裥的细腻形式。它是马面裙的前身,马面裙是对旋裙的继承和发展。

说到明代定型的马面裙,就以明宪宗朱见深于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题赞的《明宪宗元宵行乐图》为例,图中的后妃宫女都穿着典型的马面裙,说明马面裙的形式在1485年之前已经成熟。

《明宪宗元宵行乐图》中身着曳撒的皇帝与官员、身着马面裙的嫔妃与宫女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明代马面裙的裙式简单,色彩秀丽,整体给人清新淡雅的感觉。

明|白色暗花纱绣花鸟纹裙

山东博物馆藏

明|蓝色缠枝四季花织金妆花缎裙

山东博物馆藏

清代满人入关以后实行男从女不从的服装法令,马面裙由男女通用的裙子变为只有女性才穿的裙子。

随着满汉服饰文化交流增多,促使满汉女子服装渐趋融合,马面裙在这一时期发展到顶峰,衍生出了百褶裙、襕干裙、凤尾裙、月华裙等新形式的马面裙,充分展现女性婉约摇曳之美。

清代女子身穿马面裙

民族服饰博物馆藏

马面裙的结构

明代马面裙结构图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们从明代马面裙的结构图可以看到,马面裙具有腰头、裙门、裙幅等几个部分。明代的马面裙是将矩形的面料折叠成褶裥,褶大且为活褶,大概是为了扩大下半身的活动空间。而在清代时期,人们开始利用三角形或梯形面料拼接缝制成裙,巧妙地形成了上窄下宽的空间结构。

因为古装剧的热播,一方面让人惊叹于古代服饰的精美绝伦,另一方面又让大众对传统服饰产生一些误解,马面裙也不例外。

首先,马面裙中的马面并非是另外添加的,其纹饰原本就在裙子的结构当中。由于清代较于明代的人们特别喜欢装饰马面,于是在视觉效果上,中间这块就好像是独立的一条,其实它是结构中的一部分。

其次,马面裙并非只有显露出来的两个裙门,而是四个。马面裙由两联裙幅组成围裙,左联交叉在右联之上。裙门两两重叠,前后对称,被重叠在下面不露出的裙门较少装饰或不装饰。

最后,马面裙两侧的褶是由两边向中间压褶,称顺风褶,而不是一边倒。

当然,马面裙随着朝代的更替以及人们生活环境和审美的影响,裙子的型式、色彩以及纹样都愈加丰富,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人们的审美趋势和创新意识。

盛极一时的马面裙形制

1.百褶式

将马面裙两侧的裙幅打褶后所形成的样式称为侧裥式,这是明清马面裙共同的特点。

清代马面裙的褶裥更加细而密,故而得名百褶裙,其褶裥对称分布在两侧裙胁,单侧以对褶向裙胁中心线对称倒伏。褶裥排列整齐有序,其大小因地域差异各有讲究,细密程度也不尽相同,最多的可达上百个。

清代|红色皮球花纹绸马面裙

中国丝绸博物馆藏

清代文人李渔在《闲情偶寄》中写道:近日吴门所尚百褶裙,可谓尽美,予谓此裙宜配盛服,又不宜于家常,惜物力也。就说明了百褶裙当时普遍流行的情况。

为了使这些褶裥能够保持形态,往往用同色线以一定的间隔把褶裥交错钉合,随着人的行动裙幅发生张合变化,形成富有动感的流动视觉效果。因形似鳞甲,称为鱼鳞百褶裙

清末民初|红色提花绸饰万字盘长纹盘带绣边鱼鳞褶马面裙

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藏

清代李静山在《增补都门杂咏》中有诗云:凤尾如何久不闻?皮绵单拾费纷纭。而今无论何时节,都着鱼鳞百褶裙。可见,鱼鳞百褶裙是在华丽的凤尾裙流行过后开始流行的。

2.襕干式

清晚期流行一种独特的装饰方法,即用深色绸缎裁制成细条分隔镶滚在平整的两个裙幅上,因整条马面裙的裙幅被这些细缎分割成了有序排列的几个部分,马面裙从整体外观看起来宛如阑干,因此具备如此款式形制的马面裙被称为襕干式马面裙

清代|汉族绿缎杂宝花卉刺绣襕干裙

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藏

襕干裙裙身两侧的襕干以马面为纵向中轴线形成左右对称的自然形态,展现出庄重、严谨、对称的视觉审美和穿着效果。有一部分学者按照襕干之间的距离相等与否,将襕干裙分成等距型襕干式马面裙非等距型襕干式马面裙两种类型。

清代|砖红色提花绸饰三蓝打籽绣瓜瓞纹襕干裙

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藏

清末民初|白色缎绣仕女花卉纹襕干裙

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藏

等距型

非等距型

也有学者按照马面两侧有无褶裥为分类标准将襕干式马面裙分为打褶襕干裙无褶襕干裙

清末民初|红呢三蓝打籽绣花卉纹襕干裙

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藏

蓝缎饰堆绫绣平生富贵纹襕干裙

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藏

打褶

无褶

3.凤尾式

据清代李斗的《扬州画舫录:卷九》记载,明末清初的妇女裙式,曾一度以缎裁剪作条,每条绣花,两畔镶以金线,碎逗成裙,谓之凤尾。’

凤尾裙从广义的范畴讲,是马面裙的变异,是一种作成条状女裙。现代研究中国古代服装史的学者根据凤尾裙凤尾的样式将其分为绣条式凤尾裙、连缀式凤尾裙和并条式凤尾裙

绣条式凤尾裙以其马面部分的设计有无可分为有马面的绣条式凤尾裙无马面的绣条式凤尾裙

有马面的绣条式凤尾裙通常只有两片马面,且马面宽度需大于绣条宽度,穿着时位于人体前后位置。

有马面的绣条式凤尾裙

图片来源于网络

无马面的绣条式凤尾裙即没有马面部分,整条裙子均由较为规整的缎带组成,每条缎带近乎一致,整体呈上细下粗的梯形,缎带下端形态呈宝剑形,绣条式凤尾裙装饰纹样繁多复杂,形态多变。

无马面的绣条式凤尾裙

晚清-民国|月白云幅暗花绸绣福寿花卉裙带

中国丝绸博物馆藏

连缀式凤尾裙的裙带底部由多个形态各异的绣花裁片连接而成,有的以线串珠相互连接。并条式凤尾裙连接腰头的裙带由中部增添分支,使裙的下半部分看起来更丰富。

连缀式凤尾裙

图片来源于网络

并条式凤尾裙

图片来源于网络

由于凤尾裙不能单独穿着,需与裙子搭配,因此在凤尾裙带之后,又出现了凤尾裙与马面裙结合的款式,其具体形制是在马面裙的裙身部位订缝凤尾裙带。一种是部分订缝在裙身上,一种是全部订缝在裙身上。此时的凤尾裙逐渐与马面裙融合,出现了一种新的款式,即凤尾马面裙

部分订缝的凤尾马面裙

清代|彩绣花蝶凤尾裙

中国丝绸博物馆藏

部分订缝的裙在走动时仍然有飘带飘动的效果。全部订缝之裙在清后期逐渐简化,有的女裙只保留飘带底端的尖角部分,上端则简化 成笔直的缎条,飘动的效果消失,类似于仅用缎条装饰的阑干裙。

全部订缝的凤尾马面裙

图片来源于网络

(简化后的凤尾形态)

晚清|镶蓝色缎边彩条凤尾式马面裙

北京艺术博物馆藏

4.月华裙

清代在扬州、苏州等地流行一种名为月华裙的女裙。清代文人李渔在《闲情偶寄》中提到吴门新式:月华裙者,一裥之中,五色俱备,犹皎洁月之现华光也。李渔还认为月华裙人工物料,十倍常裙,暴殄天物,不待言矣,而又不甚美观。盖下体之服宜淡不宜浓,宜纯不宜杂。

明末清初叶梦珠也在《阅世编》中提到一种女性裙子的款式有十幅者,腰间各褶用一色,色皆淡雅,前后正幅,轻描细绘,风动色如月华,飘扬绚烂,因以为名。然守礼之家,亦不甚效之。

清代|月华裙

中国丝绸博物馆藏

该裙两侧褶裥处用绿色、银灰、紫色、橙色、白色、蓝色、玫红、黄色、浅粉色和水红色共十种颜色的绸料拼成,五彩斑斓,风吹动色如皎月晕耀光华。这大概就是《阅世编》里十幅各用一色的月华裙吧。

叶李二人认为月华裙是多褶裥和多色拼接而成的。守礼之家嫌弃其色彩浓杂、废料耗功,可见月华裙在日常女性穿着中扮演着华丽奢侈的角色。月华裙是按颜色特点命名的,它的结构在文献中并没有详细的记述。

百褶、鱼鳞褶、凤尾、襕干、月华色彩这些设计元素的涌现和它们之间的自由组合,使马面裙成为中国古代裙子历史上灿烂夺目的一页,熠熠生辉。

写在最后

最后,送给读者们一句蒋勋先生《写给大家的中国美术史》里的话:传统文化是活着的文化,不但活着,而且不能只活在学者专家身上,必须活在众人百姓之中。以此共勉。

参考文献:

[1]叶梦珠.阅世编:10卷[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1.06.

[2]李渔.闲情偶寄[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3]李斗.扬州画舫录[M]. 北京:中华书局, 1980:23.

[4]黄能馥.中国服饰通史[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7.

[5]包铭新.近代女装实录[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4.

[6]春梅狐狸,图解中国传统服饰[M].南京: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

[7]李红梅.明清马面裙的形制结构与制作工艺[J].纺织导报,2016(11):119-121.

[8]吉怡欣,王群山.清末民初凤尾裙初探[J].设计,2016(17):58-60..

[9]杨景壹,张佩.马面裙的历代形制演变探析[J].纺织报告,2022,41(08):126-128.

[10]祁姿妤.史更几兴废,物华常流传—马面裙的始末、解构与重组[J].艺术设计研究,2015(02):84-93.

[11]望琪.清代马面裙元素在女装设计中的创新应用研究[D].武汉:武汉纺织大学,2022.

[12]高冰清.凤尾裙小考[J].故宫博物院院刊,2015(04):141-148+162.

[13]曹雪,王群山.从开衩旋裳到罗裾撷芳—马面裙的发展历程[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6,2(10):108-110.

[14]周丹,梁惠娥.近代马面裙的形制及工艺探析[J].服饰导刊,2021,10(03):56-60.

[15]孟晖.一条马面裙,一段文明史[EB/OL].观察者网.(2022-09-04)https://www.guancha.cn/MengHui/2022_09_04_656493_s.shtml

馆藏推荐

中国服饰艺术史

作   者:贾玺增

出 版: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9

索书号:K892.23/54

馆藏地:北校区分馆,芍药居分馆,时装信息中心(210)

图解中国传统服饰

作   者:春梅狐狸

出 版: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9

索书号:TS94/184

馆藏地:时装信息中心(210)

本文为2022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内容

编辑/屈婷婷(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服工四年级)

指导老师/黎焰

校对/张闪闪

2022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微文列表:

走进时尚元宇宙

唐代纺织品纹样——动物纹样

盘点那些劲爆高中校园剧中的校服穿搭

服装小百科 | 睡衣pyjama

关于防晒衣的那点事儿

"袜"的个性时尚

游戏中的传统服饰

旗袍发展简史

GUCCI :追溯历史,在时间考验中出彩

天道酬勤,厚积薄发,承载满满的服装知识干货,反映服装服饰的动态资讯,推送有关服装的深度学术文献,让你看到服装服饰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相关文章

一年卖了70亿,曹县汉服、马面裙销售火爆供不应求

1月18日,在2024春节山东乡村文化旅游节菏泽启动仪式现场,身着汉服、马面裙的志愿者们成为现场最靓丽的风景线。2023年,曹县汉服火出圈,带动就业人数达10多万人,销售额达到70亿元。随着春节临近,...

春天怎么能不穿马面裙呢

春天,万物复苏的季节,也是展现个人魅力的好时机。而马面裙,作为时尚界的宠儿,更是成为了这个春天不可或缺的时尚单品。马面裙以其独特的款式和优雅的气质,赢得了众多时尚达人的喜爱。裙摆宽松,能够展...

马面裙,古代男子也爱穿

马面裙是明清至民国时期重要的服饰,在不同时期,其艺术风格穿搭方式都有显著的变化。 马面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宋辽时期。宋代为方便女子骑驴而设计了一种旋裙,由两片面积相等的裙片缀连在裙腰上...

麻烦大神们科普一下马面裙和百迭裙的区别?

马面裙,又名马面褶裙,汉服的一种,前后共有四个裙门,两两重合,侧面打裥,中间裙门重合而成的光面,俗称马面。马面裙始于明朝,延续至民国。马面裙或褶裙搭配上袄称袄裙。除...

舒畅又把“马面裙”带火了,红色针织衫+马面裙,高级又洋气

马面裙是我们中国汉服服饰,这两年开始受到很多年轻人的追捧,它不仅仅是传统的服饰,还是现在潮流的标志。现在越来越多人开始喜欢上马面裙,除了它的精致外,也是想让更多的外国人认识马面裙,也要让他们...

汉服款式那么多,为什么只有马面裙出圈?

图文来自:汉服世代,特别声明:本号本号除原创文章外,其余文章均为原作者观点,发布主要是为了方便大家互相交流。 汉服款式那么多,为什么只有马面裙出圈? 编者按:近年来随着国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