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马面裙名称由来的考辨
马面裙作为一种具有独特文化和历史意义的服饰,在当下掀起了一股流行热潮。这种特殊的裙装在明清时期的中国女性服饰中具有重要地位,但其命名的来源和具体形制一直是服饰研究中的一个有趣议题。
引言
对于马面裙这一古代服饰的具体定义和历史地位,目前尚无古籍文献中的明确界定。相关文献中提及的术语仅包括马面和马面褶等。根据现有文献资料,关于马面裙的具体定义和称谓在明清时期之前并未有清晰而详尽的记载。马面裙是近现代开始在民间广泛流传的通俗称呼,其涵义较为泛指。可见于文献的关于马面裙的记载,是清光绪八年(1882年)出版的《石窟一征·礼俗》一书,作者黄钊描述了清代广东蕉岭地区客家妇女的服饰特征。其中一段描述提到:俗妇人所着裙,围桶而多褶,如古时裳制,谓之马面裙。因此,很多人认为马面裙起源于清代,但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有失偏颇。
马面的三种解释
在学术界中,关于明清时期马面裙命名的来源,目前主要存在三种不同的解释:
首先是马脸说。这一观点认为,马面裙的裙门形状类似长方形,酷似马的面部,可能源自于骑马时穿着的宋代旋裙。由于其外观特征与马脸相似,因此得名马面裙。
其次是墩台说。此观点认为,马面实为码面的通假字。古代的码面指用于军事防御的墩台,其结构特点是高耸、突出,且呈长方形的外立面,两侧配有高低起伏的防御墙,这种结构与马面裙的裙褶形态相似。因此,马面裙也被称为码面裙。
最后是马面褶说。根据《明宫史·卷十九》中对于曳撒的描述,曳撒,其制后襟不断,而两旁有摆,前襟两截,下有马面褶,从两旁起。据此解释,马面裙的特点在于其裙身下部的马面褶,这种设计可能与曳撒服饰中的马面褶同源。
清代马面裙
元代曳撒
三种观点的考究
关于马脸说,这一解释认为马面裙的命名与马脸形状相似,但从历史考证的角度来看,这种说法存在一定的疑问。宋代的旋裙最初设计是为了方便女性骑驴,采用了开衩的款式,随后逐渐在女性群体中流行起来。虽然宋代女性确实有骑马或骑驴出行的习惯,但在史料记载中并没有关于马面裙的具体描述。另外,马面裙作为一种流行服饰,其兴起主要在明清时期,而这与宋代旋裙的流行时期不一致。因此,将马面裙的命名直接联系到宋代旋裙,并认为其因形似马脸而得名,这种解释与历史流行时间的对应关系并不吻合,因此马脸说的说法可能需要更多的历史证据来支撑。
第二种解释关注于马面裙的特征,尤其是其矩形裙门的设计。这一解释提出,马面裙与古代防御建筑中的墩台在形状上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在这里,马面也被称作墩台,它指的是从城墙外侧凸出、与城墙一体建造的防御性设施。这些结构通常呈长方形,并在马面上部建有敌楼。在古代城邦的防御体系中,许多矩形马面与锯齿状的城墙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马面裙的设计特点,在于其前后的平幅裙门以及两侧的褶裥,这种形制结构与墩台的形状有着相似之处。因此,墩台说作为一种解释马面裙命名来源的观点,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第三种解释是马面褶说。如前文所述,曳撒又被称为质孙服,其原本是元代的军服(戎服),设计上便于骑乘和活动。元朝时期,曳撒转变为内廷大宴时的官服,并在明代与传统的汉服特点融合,衍生出其他服饰形式,例如麒麟服、飞鱼服等。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曳撒的基本形制属于袍服,而非下裙。在这里提到的马面褶并非指裙子的平幅裙门,而是指类似于裙摆的工字形褶饰。这种褶饰的设计与马面裙的特征有所不同,因此将马面褶与马面裙直接联系可能需要更细致的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