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马面裙真的和“牛头马面”有关吗?一条另类灵感来源的裙子
一说到马面大家第一时间想起来的往往是牛头马面,但是这个马面裙的马面和牛头马面是一点关系都没有。这里所说的马面裙是一种下裙的形制,它的名字居然来源于用来战争防御的马面!
那马面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呢?历史上马面一词最早的由来是建筑上的用词,是城墙体系中一种用来防御的结构,也叫作台城。在《守城录》就有记载有马面一词马面,旧制六十步立一座,跳出城外,不减二丈,阔狭随地利不定,两边直觑城角,其上皆有楼子。可是与裙子有关的马面一词则最早在《明宫史》中有记载:曳撒,其制后襟不断,而两傍有摆,前襟两截,而下有马面褶,往两旁起。,马面的名字来源我们理解的差不多了。那么马面裙的起源到底是什么?而明朝对于马面裙又有什么更进一步的改变呢?
马面裙的起源:源于宋制两片裙或者契丹族
第一种说法是马面裙起源于宋朝的旋裙。宋朝的旋裙也称为两片裙,和名字一样有两个裙片,共用一个裙头,两个裙子下摆之前并不不缝合。结构和马面裙类似,裁剪成四篇布,拼接成两片,两片裙子中间有重合的部分,但是和马面裙不同的是,裙子上面并不打褶。裙长可以长、可以短,而且裙摆也有宽裙摆和窄裙摆的区别。宋代江修复在《江邻几杂志》中写道:妇女不服宽袴与襜,制旋裙,必前后开胯,以便乘驴, 其风闻于都下妓女,而士人家反慕效之,曾不知耻辱如此。说的就是宋制的两片裙是前后开胯,为了方便骑驴用的。虽然这种裙子一开始是妓女穿着的,但是后来就兴起了穿旋裙之风,无论上层的贵妇还是下层的平民百姓甚至妓女都有穿着,这种旋裙常在裙边装饰花纹。在南宋黄昇墓和南宋周氏墓中都分别有出土的窄摆旋裙和宽摆旋裙。
还有一种说法就是起源于契丹族。因为当时的裙子都只有一个群门,骑马非常不方便,为了改善这一问题,就做成了前后里外共有四个群门的马面裙,方便了人们的骑马。这两种说法都有它的道理,但是根据考证来看,西晋祠彩陶中的一尊宋代侍女像上就有马面裙的影子,所以马面裙来源于宋朝的旋裙的说法更加让人们信服。这种前后开胯的设计大大方便了女子的行动,这也是到明朝成为马面裙,成为明代裙子主流的原因。
宋代旋裙经过朝代的更迭,在明朝形成了马面裙。马面裙在明朝成化年间开始盛行,女子们都很喜欢穿着马面裙。马面裙之所以叫做马面,是因为它正中间的宽大光滑的褶子像城墙上突出的马面,因此得名。马面裙的点后里外一种有四个群门,群门两两重合,外群门大多都有装饰,内群门没有装饰或者装饰很少,马面外面会打裥,群头大多数会用白色布料,打成纽或者结,取的是白布的白头偕老的意思。
明代马面裙在制作工艺上、用料、纹饰有很大的考究
马面裙的制作过程是比较讲究的。一般的马面裙需要用七幅布,每个裙幅需要三幅半的布做成,马面部分光滑且平整,周围打活褶,一般是三对褶到六对褶,褶子大并且稀疏。当然也有打褶十对的百褶马面,这样的马面大多是马面处的群门比较窄,褶子比较多比较细密,看起来更加的飘逸。华氏墓出土的马面文物,裙门只有五公分,周围褶子多且细密,这大概就是百褶马面的前身了。
因为窄群门的马面在穿着时容易露出裤子,为了防止穿着马面裙走光,所制作的内群门和外群门的宽度会不一样,内群门会比较宽,就像华氏墓出土的文物,内群门22公分外群门则是5公分,这较大的落差也是为了防止走光的,宽群门马面则就没有这么多要求了。马面裙腰大多用白色的布料,裙腰两端缝缀系带。古代的熨烫技术并不像现在成熟,那是怎么保证褶子不散呢?是因为马面裙的褶子是烫出来的,那时候的衣服有上浆,再加上那时候的熨烫技术足以让褶子保留,只是现在的人们大多不习惯熨烫了,所以会觉得褶子容易散。
甚至一些柔软的布料并不需要烫,垂感好,就做成了没有锋利褶子的马面裙了。马面裙分梯形马面和平行马面,两者只是在形状上有差别,平行马面是指褶子平齐上下等宽,而梯形马面上窄下宽,呈现一个A字形。马面裙的用料也是非常严格的,虽然明朝女子大多都穿着马面裙,但是不同阶级的人们,所穿着的马面裙的布料质地、纹饰装饰、色彩都是有严格的区别的。
马面裙有一种装饰手法叫做襕纹,在膝盖处的称之为膝襕,在裙底的称为低襕。裙襕是一种呈条状的纹饰,有着特殊的寓意。裙襕也是有着变化的,明代中期流行短袄短衫,所以就有双襕裙的流行,是膝襕宽低襕窄,因为穿着短袄短衫的时候,膝襕和低襕都会露出来,为了美观就会把膝襕做的很宽。我们从定陵出土的文物就可以看到,双襕位于裙子的下方,并不是我们想象的膝襕在裙子的正中间,膝襕宽低襕窄。到了明朝后期,衣长开始由短向长转变,长袄长衫开始流行,而长衣的长度大概就是到膝盖的位置,膝襕已经看不到了。所以到了后期的裙子就逐渐就有了两种划分。一种是膝襕消失,只有低襕并且把低襕做的宽,另一种则是把膝襕做的特别靠上。裙襕的样式种类也比较多常见的纹饰有:传统云纹、麒麟缠枝、八仙过海、云蟒纹等等,都是有吉祥寓意的。
马面的制作工艺就有许多种了,比如我们现在多见的织金马面、妆花马面。现在市面上的妆花马面很少都是仿妆花,是用丝线棉线等彩线织入布料形成不规则的花纹。妆花马面花纹较多,色彩也是比较丰富的,一般的图案主体通常用两三个层次来表现色彩,一件妆花织物的配色能多达十几种甚至二三十种配色。虽然颜色繁多,但是能处理的协调又不繁杂,具有美感。并且妆花这种技艺只有云锦中的妆花锻流传下来,需要手工操作,至今还不能被机器替代。而织金马面的织金是我们比较常见的工艺,织金起源于元代,是元代非常流行的一种技术,织金锦尤其受人们的欢迎。织金的工艺有两种织法,一种是用金箔念成金线和丝线一起交织,这种织法虽然耐用但是光泽比较暗淡。另一种是用切成长条的金箔加在丝线当中,这种织法织出来的料子比较粗糙,但是极其的华丽,并且是金光闪闪。织金马面富贵大气,妆花马面则比较色彩艳丽。
马面裙的穿法:搭配各式上衣
既然是上衣下裳制,那裙子上面必定要搭配上衣对于马面裙的搭配也是多种多样的。最常见的搭配方法就是袄裙了,袄裙指的是有里子的双层的上襦和下裙,并不是单单指裙子。明朝的袄子也是多种多样,明朝初期的时候,双襕马面裙大多数搭配对襟交领的袄子,是将对襟穿做大襟,继承了宋朝的穿法。因为对襟是指两襟在前方呈平行状态,而大襟则是在前方呈交叠状态,随意对襟做大襟就是穿成交领的样式。
穿对襟交领的时候大多都是把袄子穿在裙子里面,外面大多数会打上披风、半臂和比甲。到了明朝中期的时候大多都是搭配着交领大襟穿着,交领大襟和对襟交领看上去很像但是两者是有很大的区别的,大襟是穿在裙子外面的,裙口在上衣里面的下摆处。明代中期同时也出现了竖领大襟和竖领对襟,不同的不仅在襟,衣长也所不同,竖领大襟又叫做立领斜襟,主要是长袄的一种,长袄的衣长一般到膝盖处,到了明朝后期渐渐的加长。而竖领对襟大多是短袄,当然也有立领斜襟短袄和竖领对襟的长袄在。
也有搭配衫的穿法。合领衫就是一种,合领衫和宋制的褙子相似,但不同。合领就是直领对襟里面,领子两襟能完全合上的美叫做合领,而褙子则是对襟长衫合不合上都可以。合领衫是不过膝盖的,过膝盖的都叫做长衫。所以也会有立领斜襟长衫,在山东孔府博物馆里面就有旧藏存在。衫一般都比较薄,是单层的,所以有时也会搭配纱的马面穿着。
清代和民国是如何传承明代马面裙的
尽管清朝时期满族的爱新觉罗氏当政,但是清代汉女对马面裙的喜爱还是依旧的。如果说明代马面裙是清丽淡雅,那么明代的马面裙就是富丽堂皇了,清朝马面裙的褶子由活褶变成了死褶,褶子的边缘还会用不同颜色的丝线镶上边。后来又衍生了侧裥式、襕干式、凤尾式等形制类别。
人们最熟悉的应该是凤尾裙,李斗的《扬州画舫录》中记载以缎裁剪作条,每条绣花两畔,镶以金线,碎逗成裙,谓之凤尾。会用数十条裁成尖角的飘带,并排围在裙腰处,飘带会有各种颜色,上边也会有各种刺绣。但是这样的裙子并不能遮蔽身体,后来就围在马面裙的外面作为一种装饰也称为凤尾裙。
清朝的马面裙和明朝马面裙相比更加富丽堂皇,这也是因为到了清朝人口更加密集,我国自古代开始就是农业大国,清朝人民的生活也比明朝更加稳定,后来也有引进红薯、玉米等作物。人们的生产水平有所提高,经济水平自然也是提高了。无论是满族女子还是清朝的汉女的生活更加富足,自然在穿衣上更加富丽堂皇,自然清马面要比明马面华贵许多。
到了民国年间,马面裙还是有穿着的。只是不再像明代的马面裙是系带的,而是在清朝盘扣的基础上多了一种塑料扣子。也由清朝的两片式合成了一片式,变得更加简单。辛亥革命以后,马面裙变为套穿的裙子,但是原本的群门和褶裥还是存在的,越到后期,对服饰制度的把控没有那么严格了之后,穿着变得越来越随意,就只剩下了群门。明国年间,时局动荡,国家的生产力也有多下降,更多的人吃不上饭,穿不上衣,在穿衣上就更加的朴素了,所以民国的马面裙更加简单朴素。因为民国时期人们对于国外文化的向往,人们崇洋媚外所以国外更多的服饰文化传入中国,外国女子的套头裙子对中国的马面裙也产生了影响,所以人们穿的马面裙就逐渐从系带式转变为套头式。
后记:无论是宋朝的开胯旋裙还是明马面清马面还是民国的马面,都是历史的缩影。中国文化上下五千年,随着马面裙系带的消失,也代表着套穿的裙子正式进入了中国的服饰史。明朝的清丽淡雅,清朝的富丽堂皇都是人们审美的体现,尽管马面裙是如何的美丽大方,最终还是没有敌过岁月的变迁,以及朝代更迭、政治变换而带来的萧条、甚至是落寞。尽管如此,它还是在那个满是美的朝代存在过,无论是因为方便还是美丽,都被人们所接受喜爱过。它所传承的是几个朝代的审美遗产。